首页 | 房产资讯 | 兰州楼市 | 新盘信息 | 楼盘点评 | 购房资讯 | 置业指南 | 业界热点 | 爱家论坛 | 爱家博客 | 企业邮箱
租房 | 二手房 | 商用房 | 地铺街 | 经纪人 | 中介动态 | 房产评估 | 金融服务 | 装修家居 | 招聘培训 | 中介入口
 

图片资讯

推荐资讯

资讯中心 - 楼市资讯 - 楼市调控半年 资金、人口或成楼市下跌原因

楼市调控半年 资金、人口或成楼市下跌原因
 
加入时间:2017-9-19 10:54:43  来源:凤凰网   点击:

 

自3月17日北京市果断出手,这轮凌厉的楼市调控风暴已过半年,游戏规则被彻底打破。与此同时金融市场也在剧烈地去杠杆,这构成了中国经济当前的主要面貌,即防风险压倒稳增长。

对楼市而言,不仅传统的“金九银十”几无可能,明年复涨亦是小概率事件。因为即使是此前的调控,周期也往往是两三年,何况此次调控一亮相就是气势逼人。

人人都感受到了不同,但信息碎片化和媒体社交化,使得情绪虽得以宣泄,理性的讨论却愈发困难。过去半年,舆论里的楼市充满了似是而非的夸张,各种“变天”的观点争奇斗艳,傻傻分不清楚。

房子,对于政府而言是土地财政,对于市场而言是支柱产业,对中产而言是财富载体。房子已经是中国经济里诸多利益相关方的最大公约数,牵一发动全身,暴跌与暴涨都是不可接受的。政府的任何房地产政策,都不是为了摧毁房地产市场,而是改变暴涨预期,细水长流。

此次调控,及时阻遏住全民加杠杆和楼市资本化的趋势,从而避免了泡沫破裂和波及金融稳定的风险,可谓是在正确的时间做正确的事情。“房子不是用来炒的,而是用来住的”,一锤定音,再往后就是长效机制的长袖如何善舞的问题了。

娜拉出走容易,但娜拉出走之后则充满未知。鲁迅先生90多年前提出的“娜拉出走怎么办”问题,依然是我们观察世界的密钥。以行政意志冻住楼市容易,但如何解冻才是棘手问题。原来的老路,周期性的拉抽屉,肯定已经不合时宜。如此,楼市调控的声誉再难翻身;釜底抽薪,改变预期,杠杆降调地面。然而,预期一旦真的逆转,如何应对踩踏效应绝非纸上谈兵;开辟新的路径,转向长效机制,却是知易行难。因为长效机制本身就是一个摸石头过河的过程。

决定房价的关键因素,莫过于货币、预期和人口。货币现在已经进入“紧平衡”,短期内楼市基本冷清。人口仍存变数,如果人口见顶,恐怕在长期会对楼市形成利空,尽管这影响是非线性的。预期则是个微妙的变量,纯市场意义的空头基本偃旗息鼓。因此现在压制市场多头的是政府空头,是“史上最严”的调控政策在对冲买房预期,不可能长期化,只能市场化。

今年以来,中国经济完成了不可思议的表现,实现了稳增长、去杠杆和保汇率的“三赢”。这轮楼市调控之所以坚挺,与大环境的趋稳不无关系。今年下半年以及明年,在楼市调控的真正发酵期,中国经济能否企稳甚至飘红,备受瞩目。上半年GDP增长6.9%,新周期的观点一度盛行,但7月和8月的经济数据有所回落,表明在房地产投资下滑的背景下,中国经济如何寻找新的增长点仍不轻松。

发力租赁市场,打造租售同权,只是长效机制的一个雏形,还需要土地、户口、社保等改革加持,同时增加居民投资的多样性,又涉及到金融市场改革的尺度,所以长效机制,不要急于求成。速成的长效机制,反而一定是短效的。

延伸阅读

关于(lzhouse.net) - 网站导航 - 联系方法 - 版权释疑
© 2003-2006 兰州房地产网 技术支持:甘肃百立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服务电话: (0931)8462822 Email:postmaster@lzhouse.net
《中华人民共和国电信与信息服务业务经营许可证》编号:陇ICP备06002675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