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21世纪经济报道》,绝大多数房企已经或正在采用万科式策略,拿地集体趋于保守谨慎,显示其对未来一年的市场不看好。
背后的原因,一方面是地价仍然高企,另一方面则是房企本身的存货结构所致,一些房企之前储备的大量低效资产急需消化,再增加新的储备力不从心。
大型房企购地金额锐减
截至目前,万科全年拿地金额不足150亿,而去年前10月,万科拿地金额已达700亿。
万科并非孤例。根据公开数据统计,截至8月底,金地集团的购地额为48亿,富力地产的购地总额仅为19亿。
中原地产市场研究部统计数据显示:20大标杆房企购置土地单月额度连续多月锐减,4-8月连续5个月不足 200亿,最近3个月更是在百亿周围徘徊。前9月截至目前,20大标杆房企合计拿地仅1873亿,相比2013年同期的3698亿,减少了1825亿,降幅高达49%。其中,9月前半月,20大房企仅万科与万达分别拿地9亿左右,合计仅拿地18.34亿。
地价的高居不下,是直接因素。万科董秘谭华杰称,上半年商品房市场已经发生调整,房价在跌,但是土地市场的调整刚刚开始,地价并未下降,下半年将继续谨慎观望。
不止是万科一家持有土地价格下降的预期,包括碧桂园、越秀地产等在内,其管理层均表达了类似的观点。
中原地产分析师张大伟认为,从目前趋势看,四季度房企拿地有可能继续萎缩,企业全面进入保守状态。包括上海等地在内的多个城市已出现了住宅土地市场流拍的现象。
大型房企不积极拿地的原因,还在于其去年的高歌猛进,已经提前完成了土地储备的布局。谭华杰在8月指出,万科一般会保持两到三年项目储备资源,目前还有3900万平米的土地,仍然符合储备标准,所以现在并不着急。
在中期业绩发布会上,恒大地产总裁夏海钧同样表示,恒大现有土地储备足够未来5-7年的稳健发展,因此在买地投入上不会像前些年,下半年在买地方面会更加谨慎。根据半年报,恒大拥有1.5亿平方米的土地储备,主要分布在147个城市,平均成本约986元/平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