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来,每当供暖前,供热单位总是高调称,“已经积极开展供热准备工作,正在检修供暖设备……”但是,总有不少市民反映,供暖开始前几天有暖气,但过三五天后暖气又停了。这让市民十分不解。这样的问题,今年同样存在。连日来,兰州市部分小区居民通过本报96555反映称,他们不明白,为何在供热单位认真检修供暖设备后,仍然出现供暖管道破损爆管等问题?记者采访后发现,这些问题是由管道产权问题导致的,管道产权问题阻碍着维修。
管道腐烂破损 暖气刚热即停
11月6日,家住兰州陈家湾子71号省供销社家属院的市民陈先生反映,暖气供了几天后,11月5日又停了,不知什么原因。家住民勤街的赵女士反映,她家暖气热了4天后也停供了。事实上,本报接到的供暖伊始就出现管道爆管的热线反映每天总有三四条。
记者来到小稍门供热站采访时了解到,陈家湾子71号省供销社家属院暖气热了几天就停了,是因为该家属院楼下地沟里暖气管道几乎全部腐烂破损所致。经供热站检查,地沟里暖气管道全部浸泡在污水里,锅炉产生的大量热水通过管道破损处排到地沟里,导致锅炉补水跟不上,锅炉安全运行难保障,迫不得已才停了该家属院暖气。民勤街赵女士家暖气供了又停,同样系管道腐蚀爆管所致。
管道产权问题 掣肘及时维修
小稍门供热站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该家属院供暖管道用了25年,已严重腐蚀破损。根据兰州市供热管理条例有关规定,供热单位界墙外缘1.5米以外的热用户室外管网和其他采暖设备,由热用户自行投资建设,产权归用户所有。而陈家湾子71号省供销社家属院地沟内的管道产权属省供销社。因此,供热站无权维修别人的管道,维修费用由谁出也成了问题。目前,供热站已将该问题向省供销社反映,省供销社正在制定维修方案。
管道产权是否该全部划归供热存争议
采访中,不少市民和业内人士针对供暖设施产权问题影响管道及时维修,提出了建议。市民廉先生建议,应该尽快立法,不论是新建楼房,还是旧楼房,将所有居民小区楼下距外墙1.5米以外的管道产权无条件划归供热单位所有,这样就可解决管道产权阻碍管道维修的难题。一些供热站负责人认为,该建议有一部分可以接受,即新建楼房部分可以无条件接受,但要接受旧楼房的管道产权有难度,因为这些楼房的管道使用时间已经很长,管道严重腐蚀破损,要维修需要大笔资金,而供热站无能力负担,除非热管部门愿意支付这笔费用。记者采访后了解到,目前,供暖管道产权能否应归供热站,因存在一些技术性难题,在业内存在争议。
本报记者 张继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