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鸿岩:中国商业地产价值被低估 征收物业税属本末倒置
搜房网讯 税务部门将在全国范围内开展
房地产模拟评税的消息一经传出,“空转”6年之久的物业税再度成为各界关注的热点话题。
业内人士认为,商业地产物业税的开征会大大改变置业者的购房预期,可能会考虑持有多套商用物业的成本,更不排除会抛手中商用物业。
1月29日,《楼市》传媒董事长
蔡鸿岩走进搜房直播室,与广大搜房网友们畅谈商业地产热点话题,共话物业税何时开征?又缘何物业税率先剑指商业地产。
接受搜房网独家专访时,
蔡鸿岩表示,中国的商业地产价值被低估,现在对商用物业征收物业税属于本末倒置。
蔡鸿岩说,探讨物业税问题已经传闻不是一年两年了,物业税能够出台是
房地产税收的本质改变,从过去全部集中交易环节的征税变为持有环节征税,这对于投资型占有多套
房产的人来说是有效的抑制,世界很多发达国家都采取了征收不动产税、物业税的方式来调控整个城市住房的供给和需求,这是合理的。
现在包括媒体舆论,包括政府制订物业税的政策,酝酿这个事情,最终针对的目标都是高房价,高房价指的是商品住宅的高房价,在这里不应该偷换概念,不应该错位。如果在商业物业上征税这就没有道理了,本身是两码事,现在房价过快上涨是商品房住宅的房价,而现在商业物业的价值是被低估的,现在市场价格出现的实际是倒挂,住宅价格远远高于商业物业的价格。国际上通行的指标是,商业不动产的价格平均要高于住宅价格30%左右,而中国现在是商业物业价格低于住宅价格,这就不正常了,说明我们商业物业发展的规模,包括繁荣水平,特别是需求不足,量太少,价格太低,如果需求多了价格自然涨上去了。
需求不足会导致什么?这次金融危机国家提到要调整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中国现在跟发达国家的比例差30%多,跟美国第三产业的比重差41%,中央政府要加大力度促进第三产业的发展,而第三产业发展前提是要有足够的
房产物业空间提供。头两个星期有个数字,去年全国院线票房收入北京市16个亿,这些院线收入哪来的?如果没有万达影城,没有开发商建的影线,哪来的票房收入,很简单的道理。去年年底中国房协和中国影协等机构专门开了一次联谊会议,这是历史性的会议。
房地产行业从来没有想过跟搞影视的机构搞联盟,以前搞影视的从来没有想过主动找
房地产来机构性的合作,这就是它的价值所在。
现在我们餐饮、娱乐、商业各个方面的配套服务,以北京说,不是说多了,而是少了,北京现在邻街商铺的价格甚至卖不过江浙县城里的商业物业价格,原因是什么?开铺子的人赚不到前。我们看成是的发达水平,用我的眼光,我第一要看它的邻街商铺,是什么业态,装修的水平怎么样。我在四年前去重庆,最繁华的CBD一层底商开的美容美发厅,我说重庆有效需求不够,消费力不够,发廊业态占着邻街底商,说明租金水平很低,说明它消费率不够,这是我直观推导出的结论。
蔡鸿岩表示,现在物业租金的水平低,说明消费不够,市场不足以支撑经营者赚到钱,所以房租不高,房租不高那么房价怎么高呢?现在看住宅,如果按到租金水平来算,平均就1%、2%,因为住宅价格上涨的非常快,储蓄性的投资水平非常高,就忽略了租金的回报预期。现在商业物业租金水平很低,而且回报率也很低,那么给它征收物业税,那么本末倒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