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图片资讯

R推荐资讯

RGOOGLE全球搜索

资讯中心 - 业界热点 - 房价难降供求失衡是主因

房价难降供求失衡是主因
 
加入时间:2008-12-5 9:20:23  来源:西部商报   点击:

 

 高房价、高投资性消费、高空置率、房地产贷款超常增长,一系列的表征都为当下全国楼市亮出红色警灯。面对楼市泡沫,国家出台政策进行抑制,地产商开发的步伐也越来越小心翼翼。但是,在楼市高温下调的表象背后,一个个惊人的数据正在震撼着大家的心里底线:各地楼盘合同撤销率大幅增长,其中松江某楼盘合同撤销率甚至达到100%!

  权威解读 楼市泡沫化程度较高

  据权威部门提供的信息,房地产行业的利润率远高于各行业的平均利润率,并且一直在快速增长。国际上房地产利润率一般维持在5%左右,高的有6%~8%,而中国房地产的利润率高达30%~40%。而按国家统计局计算,中国房地产利润率增长每年都在30%以上,2001年增长41%,2002年增长56%,2003年增长32%。在国外人们购一套适于居住的房屋仅是年工资的3倍~5倍,而国内工薪阶层购一套房的费用多是年工资的10倍~20倍。

  有分析文章指出,正是由于在前期获取了巨额的暴利,使得多数房地产商未能摆正其定位和心态,以为暴利会一直延续下去,拒绝接受价格下降的现实,并人为将房价炒高,致使我国房价远偏离其真实价值和居民收入水平,出现了较严重的泡沫。但也有声音称,这种现象只是在一线城市出现,二三线城市并非如此。

  专家分析 我国楼市供需失衡

  有专家指出,目前我国的房地产存在较严重的供需结构失衡。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新建的中小户型、中低价位普通商品住房和经济适用住房供应不足,而高端住房供给过剩。

  据对北京、上海、天津、西安、武汉、杭州等城市房屋销售情况调查,去年销售的商品住宅中,120m2/套以上的住房在40%以上,最高的超过60%,中小套型住宅比例偏低。同时,据建设部门统计,2006年初,在40个重点城市新上市的商品住房中,套型建筑面积在90平方米以下的住房面积所占比重为19.18%;2007年10月份,这一比重有所提高,但也只有25.77%,与现行政策规定的调控目标还有较大差距。

  二是廉租房供给很少,政府重视不足,覆盖面小,未以开发廉租房为政策重心。同时经济适用房的供给不能满足需求,而且政府以提供经济适用房为主存在很多问题(发达国家主要以提供廉租房为主)。

  三是二手房市场和租赁市场发育缓慢,二手房的供给亦不能满足需求。

  抽样调查 住房贷款管理薄弱

  我国的房地产对金融的依赖程度很高,远远超出发达国家对金融的依赖程度,积累了大量的金融风险。首先,房地产信贷增长过快;其次,房地产商自有资金比重低;第三,商业银行过度竞争。目前,房地产贷款,尤其是个人住房贷款仍是各银行的优质资产,商业银行间的业务竞争日益激烈。为争取更多的市场份额,部分商业银行基层行采取变通、变相或违规做法,降低贷款标准,减少审查步骤,放松真实性审核,严重影响银行资产安全。

  2006年有关部门对16个城市的住房贷款抽样调查发现,平均22.31%的借款人办理贷款时未曾与银行直接见面。郑州、北京、杭州、广州等城市该比例分别高达46.31%、35.4%、32.83%和32.2%。

  最后,住房贷款管理薄弱,“假按揭”贷款风险显现。

  病症 房地产市场秩序混乱

  目前房地产市场秩序比较混乱。房地产开发、中介服务和管理各环节,都不同程度地存在违规行为。尤其是一段时期以来,个别开发企业和中介机构误导市场预期,人为造成市场紧张,恶意哄抬房价,使一些项目的房价短期内非正常上涨。而随着房市的不景气,一些原来被遮掩的问题开始暴露,为减少损失,一些房地产商和中介机构就加大了其机会主义行为,使得市场秩序的进一步混乱。

  另外,土地的供应不规范也导致了楼市的不良发育。

  根治 当前应抓主要矛盾

  有专家认为,当前楼市的主要矛盾依然是供求矛盾,如果有效需求得不到满足,那么房价下跌的期望必然破灭。相反,如果市场供给得到大幅度提高,出现供求基本平衡或供大于求的市场状况,那么房价出现调整是一种必然。

  北京房产中介链家地产副总经理金育松认为,楼市出现拐点或是调整应该是市场发展的一种必然,但楼市出现拐点或者调整并不等同于房产价格的绝对量下跌,而是一种涨幅的趋缓。因为造成楼市价格下跌的因素大致有三种:一是经济增长不能得到有效实现,出现明显的经济衰退;二是需求明显不足,供应过剩;三是区域投资比例较高,受政策影响容易出现大幅波动。

  从目前的北京等城市房地产市场来说,经济保持平稳发展是可以预期的,同时城镇人口仍处于快速增长阶段,楼市需求将依然旺盛。但我们必须正视的是,过去的房产市场的确深染重病,未来房价的走势在很大程度上必须从根医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