醒来已经是7点多,出房门,刚好娟子也过来了.我收拾好背包,又要启程.娟子陪伴着我,迎着关中凛冽的风,走过晨曦中的街道,在一家老字号的羊肉泡馍馆停下,她说得让我吃到纯正的西北泡馍。切肉,掰馍,等待,终于来了一海碗飘香的早餐,原先的馍已经煮成了糊,热气直冒,一下子纠正了先前对泡馍的不良印象,我放开胃口,大快朵颐。这里的民风就像这小吃一样,简单淳朴实在。看着她颔首吃馍的文静样子,我从心地涌起一股感激之情,多好呀,碰到她。旅行之中,能有这么一个女孩在风景旁等着你,不是可遇不可求的福气吗?
接下来,娟子特地带我路过了她姐姐的鞋店,里面销售¨贵人鸟〃,这个福建品牌专门占领那些中小城市。在师范学校门口,阿利也出来送行,虽然一面之缘,却像老朋友般,她留我多待几日,娟子知道我决定了就一定会坚决走下去的。到了第运司广场,我登上班车,娟子说她最不喜欢来车站了,总是非常伤感。我微笑着说,下次再来这里接我,不就是另外的感觉 了吗,嘿嘿。其实,我心里也很不是滋味。车子开动,看着挥手的那两个女孩渐渐模糊,算一算,和她们在一起的时间还没超过24小时。
车子出了乾县收费站,我眼睛里一阵闪烁,给娟子发了一条短信:¨真有些不舍。〃
她回道:
“往前走,不要回头,前面的美景在等着你.等着你所丈量过的每一寸土地,带上我的眼睛去旅游,好吗?”
“嘿嘿---不要停止旅行的脚步,在有网的日子,听你慢慢诉说,那一路风景,一路见闻,一路说不完的传奇。”
是的,前面还有新的传奇。
中午,车抵西安。我沿着东大街--这条古城最繁华的街道,晃悠。路上有一路穿着绿色超短裙的女生队伍,手里举的牌子正好是一句广告:¨绿茶的回甘,就像现泡〃。商业已经成了每一座城市每一个地方最强势的活动。在一个路口,特别热闹,原来是家秦腔剧团和一个地产公司在扯皮,那醒目的横幅:¨还我剧场〃,真像一出剧目的海报,见证着秦腔文化的式微。贾平凹,前不久不是还出书为秦腔鸣不平吗?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作家粗犷的文字,中国人太渴望融入世界了,以至于曾经热捧他的《废都 》,想抬着他进入诺贝尔奖的殿堂。不知那本曾经地摊上热销的书,还有卖的没有?
到了钟鼓楼广场,我去吃了碗歧山面充饥。鼓楼,犹如都市中的一颗远古徽章,下面花团锦簇,楼洞中空空如也,围着它的马路上车水马龙。为了彰显古老韵味,这里的百盛、家乐福、好又多超市也都建成了飞粱画栋的亭阁。没时间逛商场,搭上共汽,去大雁塔,我让堂弟在那等着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