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一年多高位运行,牵动人心的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数据正逐步呈现回落,来自省统计局的相关数据显示,我省CPI已连续6个月持续回落,10月份CPI涨幅回落至6.5%,正逼近5%的通胀警戒线,甚至有些经济学家预测通货紧缩就要来临,然而,老百姓并没因这一切而感到物价回落的轻松,相反,在有些方面感觉物价的压力还在加重,是什么形成了“数据与现实错位”的奇怪现象?
A 食品价格此起彼伏
“大肉、鸡蛋、食用油的价格是降了点,但蔬菜价格涨得厉害呀,物价压力还是很大。”12月1日,在兰州丰升蔬菜市场购买蔬菜的市民张大妈,一边挑选着蔬菜一边感叹:“现在的东西,今日不涨价明日就要涨,没觉得物价有明显下降,虽说新闻里在报道通货膨胀减轻了,但这价格还是贵呀!”
记者在该市场上了解到,受季节性影响,青椒价格已涨至2.10元,黄瓜价格涨至2.0元,蒜薹每斤价格更是涨到了2.5元。来自兰州市物价局价格监测中心的数据显示,12月1日,被纳入监测的6种主要蔬菜价格中,仅有1种出现下降,有5种出现上涨,1种出现持平。其中,与前一日相比,青椒价格上涨了3.45%,黄瓜价格上涨6.74%,西红柿价格上涨3.16%,茄子价格上涨5.05%。兰州市物价局相关人员分析,目前虽然粮油肉蛋价格出现下降,但蔬菜价格涨得较快,兰州整体食品价格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仍处于较高位置,总体降幅不太明显。
B 非食品价格仍在高位
除了食品价格此起彼伏,给物价下降带来不确定性外,兰州市民还反映食品价格以外的其他类价格依然在高位运行,像穿衣、住房、出行等价格仍让人感觉物价居高不下。来自兰州市统计局的相关数据也印证了这一事实,10月份,兰州市居民消费品价格增幅继续回落,但与同期相比上涨5.6%,其中,非食品价格上涨2.9%,消费品价格上涨6.4%,服务项目价格上涨2.4%,工业品消费价格指数上涨2.9%。
记者在兰州市部分商场了解到,目前除双休日期间部分商家打出商品促销外,平时并无显示出太多的降价趋势,一些商家甚至表示不会轻易搞降价,不然不仅面临亏本,还将受到同行业带来的压力。家住大众巷的市民李先生说:“拿衣服价格来说,一般的商场,买一套衣服没有几百元钱,是买不下来的,听说外地在金融危机、消费紧缩影响下,已经不断出现服装降价,但兰州各类价格好像还是原来的样子,没有什么变化。”有关业内人士表示,今年以来兰州市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始终处于高位运行,市场变化的自我调节,在短时间内还未呈现出明显的灵敏性,但居民消费价格下行将是趋势。
C 垄断行业从未降过价
让老百姓感觉到涨价压力的,除了每天必须面对的食品花费外,还有日常的水、电、气、暖、公交等生活必须的开销。这些垄断或近似垄断的行业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百姓的关注程度极高,但来自物价部门的信息显示,近几年来,垄断或游走于垄断边缘的商品价格,可谓是一路高歌,且从未出现回头掉价,正是这些行业价格的涨声不断,让老百姓感受到物价到处都在涨。
来自统计部门的数据显示,在10月份兰州市调查的八大类消费品价格中,交通、通信类价格涨幅均在0.1%—2.5%之间。此外,今年1-10月,教育收费、液化石油气价、成品油价格、车辆保险费、上网电价、医疗服务费、城市取暖费等都出现不同程度的上涨,像取暖费兰州今冬一次性上调近50%。同时,更重要的是,公共汽车票价、自来水、燃气等价格自上涨以来,从未有过回降的记录,这使得老百姓对涨价的压力感到很明显。
D 涨幅回落≠价格下降
对于一方面CPI增幅逐步回落,一方面老百姓感觉物价仍高得离谱,兰州市物价局相关人员表示,从严格意义上讲,物价涨幅回落不能简单的与价格下降画等号。物价涨幅虽然回落,并不代表价格在下降,只是涨价的速度较去年慢了一些,上涨的幅度不像以前那么厉害罢了,所以,涨幅虽小,老百姓压力感却更大。
物价局相关人员进一步解释说,涨幅回落一是因为比较的基础不同,去年比较的基础是2006年,今年比较的基础是已经上涨过的2007年,所以即使所涨的“数量”相同,幅度也是今年低。比如,去年一商品从10元涨到15元,今年从15元涨到20元,同样是涨5元,去年的涨幅是50%,而今年的涨幅只有33%。二是去年的价格逐月较快上涨,致使今年比较基数变大,这样商品价格即便上涨,甚至较大幅度上涨,但上涨数量与已经高起来的物价基数相比,涨幅也明显小了些,这就造成了虽然涨幅下来了,但人们仍感觉不明显,老百姓能感觉到物价下降,还将有待市场及政府进一步调控。
E 兰州物价仍为10年来最高
兰州市物价局办公室提供的信息显示,去年以来,兰州市在经济形势保持平稳快速发展的同时,物价水平一路走高,以粮、油、肉、禽、蛋为龙头的食品价格节节上涨,相继波及到了部分行业和食品、成品价格。2007年兰州市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同比上涨了5.1%,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1.50%。上涨幅度为1998年以来的最高水平,并突破年初确定的预期调控目标。2008年初,兰州市预期调控的居民消费价格增长指数在4%—5%,但这个数字已在上半年都被突破,10月份居民消费价格增长指数依然为5.6%,因此,兰州市物价虽然呈现回落,但上涨水平仍为10年来最高,当前稳定物价任务依然繁重。
F 政府应继续加大农业投入
兰州市工农业成本调查队调查显示,兰州市11月份农户饲养牲畜的价格继续下降、农村市场出现相关牲畜断买行情。受此影响,11月底生产大肉相关牲畜的存栏量,比上月底减少136头,减幅3.26%。其中大规模饲养户的存栏量为3850头,比上月底减少100头,减幅2.53%;中等规模饲养户的存栏量为185头,比上月底减少36头,减幅16.29%。同时,生产大肉相关牲畜的价格也大幅下降,平均价格比10月份下降7.8%。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一是大肉价格出现下降,上游需求减少;二是气温寒冷,饲养风险较大,一些饲养户减少补栏。兰州市物价局相关人员分析,这种情况下政府应尽快对养殖户进行补助,如果任由这种情况下去,明年初兰州大肉价格仍有再次反弹的可能。同时,政府将继续对各类农业生产进行扶持,严防食品价格出现再涨。
G 低收入者补贴应适时提高
从收入阶层讲,低收入阶层对物价上涨的承受力要弱于高收入阶层,因此,低收入阶层感受到的涨价压力更大,生活必需品价格的上涨对他们的感受尤为强烈。在调控物价中,政府应继续加大对城乡低收入群体补贴力度,让民生保障标准自然增长机制在保障民生上切实起到作用。兰州市民政局低保处相关人员认为,政府应根据现实情况,进一步加大对低收入者补贴力度。
H 政府应谨慎出台调价措施
“即便是在通货膨胀威胁处于正在解除的边缘时刻,政府仍不能放松对物价调控的力度,尤其是属于政府定价的垄断性商品的价格,政府应继续谨慎出台调价措施。”兰州大学经济学硕士杨鼎新认为,鉴于前期生活必需品价格累计上涨幅度很大,中低收入居民对价格继续上涨的承受能力较低,建议适当控制对公共服务项目提价措施的出台,对公共服务价格上调的呼声要合理引导,不能认为价格总水平涨幅不大,就可以随意出台调价措施。
一般认为,在城镇居民的消费支出中,食品、娱乐教育文化、居住三项消费占其消费总额的60%以上,这说明,仅仅用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的幅度来衡量居民对价格上涨的感受是不全面的。要进一步缓解物价压力,政府定价项目应作为首要控制对象。按照一些经济学家的预言,全球将面临通货紧缩,国内也将面临刺激消费压力,在这种情况下,如果为了拉动内需采取偏松的货币、财政政策,就有可能使煤、电、油、运、水、汽、医疗药品以及房屋价格进一步上涨,进而影响老百姓切身利益。因此,价格部门在出台调价措施时,要多听群众意见,群众意见大的应暂缓调价或取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