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众的幸福感指数是衡量社会和谐程度的核心要素。昨日,记者获悉,由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发起调研的“兰州城市居民幸福感测度报告”出炉。调查统计结果显示,兰州市民对生活幸福程度的平均满意度得分为69分,处于“基本满意”状态,大多数市民总体上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的幸福体验并不高。兰州市的就业环境、收入水平和事业发展环境仍然是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几个方面。
兰州市民综合满意度仍属偏低状态
国家统计局兰州调查队对100名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收入的城市居民在和谐社会构建中选择了16个指标主观感受进行了测量问卷调查,结果如下:兰州市民对个人生活幸福程度的综合主观感受(或称幸福指数)为2.77分,这个分值处于“基本满意”区间段。但综合满意度仍属偏低状态,离“满意”有较大差距和很大的提升空间。
市民对未来生活充满信心
从各单项满意度来看:市民对“未来五年是否会更幸福”的满意度最高,满意指数达到3.88分,即对未来自己的生活幸福程度有较高的预期。对交通出行满意程度紧随其后,为3.78分,家庭生活满意度3.64分,身体状况满意度3.27分,人际交往满意度3.26分,这五项进入“基本满意”区间。
这五项单项指标的总体得分表明,市民对自己未来的生活充满信心,对自己目前的家庭生活状况总体上较为满意。对人际交往、交通出行、身体状况、与五年前幸福程度的比较、职业的满意度相对较高,得分都在1.98至3.12分之间,处于“基本满意”的下半区。
收入状况、就业环境满意度不高
平均满意度排在最末两位的是对收入状况、就业环境的满意度,分别为2.01和1.98分,这比较客观地反映市民对增加收入、缓解就业压力的强烈的愿望,这两项平均值在“不太满意”的上限,表明政府在增加居民收入和扩大就业需进一步加大力度,市民的心理体验和评价有望进一步得到改善。
兰州城市居民幸福感综合分为69分
根据主客观综合测算评估,兰州城市居民幸福感综合分为69分,反映出的几个比较突出的问题,处于“基本满意”状态,离“满意”状态还有较大差距,这说明了大多数市民总体上对自己目前的生活状况的幸福体验并不高。
兰州市的就业环境、收入水平和事业发展环境仍然是老百姓最不满意的几个方面,其中,对收入问题不满意的市民最多,对就业环境不满意的市民次之。
相关背景:
我国从2005年起进行“幸福指数”课题研究。幸福指数是指用以反映民众幸福感在某一时期内的数值和其在另一个作为比较标准的时期内的数值的比数。城市居民的幸福状况研究,是一个既与老百姓生活密切相关,也与和谐社会建设密切相关的课题。此次进行“兰州城市居民幸福感测度”调研,旨在比较客观、准确地了解兰州市和谐社会建设的历史进程,更准确、及时地了解社情民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