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中心 - 兰州楼市 - 维持高房价百姓就不受害? |
维持高房价百姓就不受害?
加入时间:2008-10-27 10:00:22 来源:西部商报 点击: |
|
10月13日,杭州市出台《关于杭州市房地产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若干意见》,在社会上引起了很大反响。省委常委、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就此指出:“一旦杭州楼市大落、房价大跌,土地市场必将进入不景气周期,政府土地出让收益会大幅减少,相应的城市建设、城市管理和民生保障资金也会大幅减少,最终受害的还是老百姓。”(据《今日早报》)
也许房价大跌最终受害的是老百姓,但房价大涨或维持高房价老百姓就不受害?答案是否定的。事实早就证明,房价暴涨,百姓早就受害多年。
目前的高房价已经形成一个怪圈,房价高涨百姓受害,房价下跌百姓也跟着受害,就像杭州市委书记王国平作出的判断那样,房价下跌会让“资产缩水、失业增加、公共服务减少,最终必然严重影响社会稳定”。这些判断大约都是真的,但如果房价继续维持目前的上涨局面,老百姓将在更大程度上受害也是真的。由地方政府、房地产商及银行共同推动的高房价,早就形成中国经济的“堰塞湖”,如果其决堤,老百姓当然会因经济形势恶化而受害,而政府出手救市来维持目前的高房价,无非是将这个“堰塞湖”的堤坝垒得更高,就是仍然维持从前房地产增长的模式,让消费者继续依靠银行贷款消费房屋,让购房者所欠银行的钱更多,从而让房地产泡沫长得更大,让老百姓更加买不起房。当有一天房价实在无力上涨,则是泡沫破裂的时候,到那时将对中国经济的打击力度更大,让老百姓受害的程度更大。因此,王国平们所代表的“救市合理论者”,从表面看是为了“救经济、救银行、救百姓”,实际上是在害经济,害银行,也是在害百姓。这种违背经济规律的救市,就如同对一个重症病人继续打止痛针,让他忘记病症,这种做法除了延缓病症,于病人何益?
维持高房价的救市,除了维持房地产暴利,维持土地财政,让百姓大量负债,置中国经济于危险境地。其实地方政府出手救市也是徒劳,形势总是比人强,据说杭州市救市的猛药并没起多大作用,虽然房价依然坚挺,但销售并不好。市场无需求,救市也枉然。
既然房价涨跌百姓都会受水,那么,就要进行次优选择,看如何才能让百姓受害更少些,得益更多些。为了避免房价下跌对房地产相关行业的打击,地方政府完全可以通过加大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来减少影响。同时要想办法振兴制造业,从而避免百姓大量失业。对此中央政府已经走在了前面,近日通过的1500亿的减税方案就是振兴制造业的利好举措。只有制造业真正振兴,地方政府就会有大量其他收入,从而克服土地财政的诱惑,百姓也可以更合理的价格实现居者有其屋的梦想,中国经济也才能实现良性循环,走向振兴。
|
|
延伸阅读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