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图片资讯

R推荐资讯

RGOOGLE全球搜索

资讯中心 - 业界热点 - 过高房价扭曲社会心理,何时才能还富于民?

过高房价扭曲社会心理,何时才能还富于民?
 
加入时间:2008-10-17 10:24:18  来源:   点击:

 

     事实上,改革开放的这些年已经彻底摧毁了老百姓“劳动致富”的理念。20多年来贫富差距的不断扩大,“共同富裕”的远景离普通老百姓渐行渐远。人们开始明白真正能够让人致富的权力和特殊资源;而没有权力的普通老百姓,也希望能够寻求劳动以外的更多财富。 
      我们可以对比一下我们的父辈,他们可能在田间劳动一辈子,或者在某个单位工作一辈子;对于财富的欲求是那么的平静。而反观今天的年轻人,农村里的年轻人很少再愿意种地了;城市里的年轻人不愿意从事报酬较低的工作——有相当一部分年轻人过着所谓“啃老”的日子,不管是在农村还是在城市;不管是初中毕业还是大学毕业。而对于所谓社会中坚“白领”而言,他们想的不是如何做好本职工作,对得起自己的工资;而是哪里钱多我就跳到哪里,反正都是给人打工。 
      20年前我们提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迎合了大多数老百姓渴望富裕的要求;但是这样也不可避免地树立以财富为核心的道德观。而随着贫富差距的扩大,对于财富的渴望更加使得社会人心浮躁。纵观我们今天的各种现象:贪污、小姐、二奶、赌博、抢劫、炒股、炒房,无一不是体现同样的心理:在短时间内通过正常劳动以外的手段获取大量财富;因为绝大多数的人相信:仅靠简单的劳动无法使我们致富了。而这种认知正是来自于改革以后的社会现实。
        现在很多年轻人普遍感到生活压力大。一方面我们需要改善我们的生活——很多人已经不能接受和父母三代住在几十平米的老公房或者农村的两间砖瓦房里;另一方面对大多数人而言,过高的房价显然不是很多普通家庭能够承受的。表面上看起来“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要求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依然存在;而实际上,这个现象反映出来的人们对物质文化要求的不断增长同不平衡的社会分配使得大部分财富不能“还富与民”之间的矛盾,而这种矛盾在某种程度上扭曲了很多人的心理。 
      本世纪初新一轮的房地产扩张恰好揭示了这样的一个过程:
政府通过农村土地征用和城市拆迁的手段获得大量土地,然后卖给开发商。这样政府的收入远远要比辛辛苦苦的招商引资来的快。这个操作本身无可厚非,但是政府土地出让收入并没有完全还富于民,而是通过与开发商的各种私下交易流入了利益集团手中。大量已经倒下和还没有倒下的交通和建设部门的官员很好地说明了在财富的驱使之下他们都做了什么。
     开发商将土地倒卖或是囤积,或是造好房子后通过各种手段太高房价。商人唯利是图,这在法律上也无可厚非;但是政府因为房价走高能够带高土地价格,对此也持私下默许态度;这就进一步体现了以利益为导向的目的;直到民怨沸腾,才开始对土地闲置、预售、销售作假等道德问题从法律层面上采取手段,媒体和专家纷纷跟进,也是出于同样的目的,他们出卖自己的良知以求在短时间内从利益集团那里获取个人财富。
          中介和炒房者,更无需多言。是什么让上海滩一夜之间冒出那么多中介门店?是什么让那么人多不计任何后果贷款买房。还是财富的驱使,希望自己一夜暴富。以上的行为如果是企业和个人最求财富最大化,我们无可厚非,最多也只能在道德层面上对所谓的“奸商”和“投机者”进行指责。一个经济自由的社会确实也能够容许这样的人存在。      但是在这个过程中,政府显然站错了队伍;政府不仅没有对整个局面朝正确方向进行合理的引导,反而参与其中,和某些利益集团推波助澜,直到现在不可收拾的局面,才开始房地产新政。老百姓的心理有两种变化:一种经不住财富的诱惑,成了炒房者。他们可能曾经为自己在一夜之间获得普通人一辈子的财富而惊喜,但是故事没有结束;某资本家说过:房价涨的时候不会死人;房价跌的时候要死人的。 
 而更多的老百姓只能望楼兴叹,并且在过高的房价下产生了很多的社会矛盾:大学生不能安心读书做学问;年轻人人心浮躁,不能好好工作;因为房子,男女朋友分手,或是夫妻吵架甚至离婚;因为自己相对窘迫的生活条件,越是教育孩子好好学习,从而把压力转移到下一代。而在过去几年新一轮的房地产发展中,每个城市都建了很多楼,修了很多路。对普通的老百姓而言,也确实有很多人买了房子搬进了新居,改善了生活条件。 
       但是我们也应该背后我们所付出的:父母的养老钱,自己以后几年、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被束缚在这个房子中,还有不堪重压的青春年华以及对生活的激情。看似繁荣的经济背后,我们不禁要问,一个国家的进步靠什么?上海最繁华的南京西路上有一个标语“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而当一个国家的人民每天背负着以房子为首的生活重压,不能安居,不能乐业,创新从何谈起?房地产的发展提升了过去几年经济的发展,造就了鳞次枇比的高楼和和五光十色的霓虹;而在GDP增长的背后我们普通人的心理、人生观越来越向物质靠拢;而对我们国家来说,在逐渐失去的是了一个国家长久进步的根本源泉,而这个后果的体现,或许没有房价涨跌来得那么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