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秋高气爽的天气后,我们常常会有“秋燥”的感觉。
了解中医理论:中医眼里的秋对应的就是燥气,所谓“燥气”,“燥”意为火,就是用火热之气来凝敛,即秋天是在发挥收敛之气。我们只有顺应秋天收敛之气,才能养好“秋之收”,反之就会损耗到我们的脏腑,秋对应的脏是肺,那就会伤到肺,肺是人体收敛功能的代表。
而“秋燥”又分为:温燥与凉燥。秋天有时还会有夏日之余热,天气会变得晴朗而干燥,这就是燥与温热的结合,称之为温燥。当进入深秋后,逐渐能感受到冬天的寒冷气温时,并且加之久晴无雨,气候干燥,燥与寒结合在一起就是凉燥。
面对秋燥之养生:
一、懂得用科学的膳食来应对温燥与凉燥。
在秋季,应根据气候的变化,懂得用科学的膳食来应对温燥与凉燥。以防燥护阴,滋阴润肺为本对身体进行调治,按照“减辛增酸”的膳食原则。主要是多喝白开水、多吃含水份多的水果和蔬菜还有牛奶等,少吃煎炸食物。
防治温燥的食物:百合、梨子、蜂蜜、葡萄、萝卜、甘蔗汁、荸荠、西红柿等。
防治凉燥的食物:苹果、石榴、银杏果(白果)、莲藕、银耳、核桃、胡萝卜等。
二、选择合理的药膳调补身体。
可以选择应对季节的中药来滋补身体,如宣肺化痰、益气滋阴类的:川贝、黄精、杏仁、银耳、杏仁、西洋参、沙参、玉竹等煲汤喝。
三、选择适合自身的运动。
秋高气爽的天气,应该多到户外去做呼吸吐纳运动,增强肺部功能的抗病能力,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抵御燥邪之气的侵袭,还能对进入冬天后容易引发的呼吸道感染疾病有着很好的预防作用呢!
四、随时调养情绪,保持快乐的心情。
尽量养成早睡早起的的好习惯。博主家早上醒来起床后,就会放上一段轻松的音乐,我的先生也会不时地高歌几声,博主也会随着音乐翩翩起舞用来健身,愉悦身心,摆脱因气候带来的情绪变化。建议朋友们也一妨试一试这样的感觉哦!平时也可以通过阅读有益的书籍、报刊来保持心情愉悦,心理健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