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图片资讯

R推荐资讯

RGOOGLE全球搜索

资讯中心 - 今日头条 - 假如房企纷纷倒下……

假如房企纷纷倒下……
 
加入时间:2008-10-6 9:19:17  来源:中国产经新闻   点击:

 

    自从进入2008年,关于房地产进入寒冬的声音就不绝于耳,对于政府是否该救市的争论也从未停止。在这乱象环生的时刻,我们不妨来一个哥德巴赫猜想:假如房地产企业纷纷倒下,那么与房企相关的行业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房企老板:转转转

    也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大富豪和小老板的目光都齐刷刷地盯上了房地产行业,一个原本平静的湖面从此波澜起伏。事实上,随着这几年房价的疯涨,也着实让不少人赚得盆满钵满。而自从去年10月国家打出政策组合拳之后,房价只涨不跌的神话被打破了。一时间,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房地产企业纷纷寻求突围。

    事实上,最先受到冲击的是中小房地产企业,他们中有些会破产倒闭,有些会转战商业地产、旅游地产等其他房地产项目,而有些则会转向其他行业,比如养猪、开发能源等。但对于大开发商而言,此次市场低迷则是一个实现产业升级的良机。以前,市场是粗放型的,只要有钱就可以投资房地产,并没有考虑到客户需要的是什么样的产品。现在,这个行业也需要一个高门槛。而市场冷清的局面会对开发商起到一个促进作用,通过对市场的了解和认识去研究自己的产品,由以开发商为主体的时代转向以购房者为主体的时代。

    那么,如果真的有一天房企纷纷倒下,昔日的房企大老板们又会去干些什么呢?

    潘石屹——写书搞研究

    原因:当部分地产商在烦恼如何挨过楼市寒冬的时候,SOHO中国主席潘石屹却前往台湾考察和出书,两本书分别名为《我用一生去寻找》及《童年的糖是最甜的》,据说连台湾的李敖看了也大加赞赏,幽默地劝其转行合伙去搞研究。

    王石——退休

    原因:从2007年底就开始麻烦不断,先是降价卖房惹争议,再是“捐款门”事件受到全民抨击,现在又身陷“退房潮”。“如果因为我个人因素导致万科股价跌过别的地产股,我会以辞职来表示对此事负责”。王石把自己推入了一个尴尬的境地,而近来股价的暴跌也使得“下课风”越刮越紧。事实上,对王石而言,选择放手未尝不是一件好事。将近60岁的人了,是时候给自己松松绑,平静地享受晚年生活了。

    中间代理商:迎来曙光

    一间屋子,一张桌子,两把椅子,几个俊男美女,开盘几天便把成百上千套房屋销售一空,这样的场面在楼市火爆的时候并不罕见。楼市行情好的时候,精明的开发商们只管拿地和盖房子,至于怎么盖,什么时候交工,则并不是十分看重。因为买房子的人多,只要一开盘,精美的户型图一出炉,便会有很多人在排队等待买房。房地产市场好像永远都供不应求,开发商没有任何后顾之忧。而在那时,原本作为开发商和购房者桥梁纽带的中间代理商们,则是门庭冷落无人问津。

    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楼市在经历了一路高涨之后转而进入了下行道。此时,俊男美女也似乎失去了昔日的魅力,任凭楼盘如何促销,购房者就是不买账。那么,一面是开发商像热锅上的蚂蚁一样,急着出售房子以回笼资金,另一面则是购房者稳坐钓鱼台,明明有需求却仍持币观望。而此时,作为桥梁纽带的代理商们登上了历史的舞台,被开发商们看作是楼市回暖的一剂良方。

    房子不同于其他商品,并不是说盖好了就能卖出去的。在市场低迷的情况下,开发商的房子卖不出去了,他们就会逐渐认识到代理行的专业性对其项目的重要作用。首先在盖之前就应该想好这个房子要卖给什么样的人,而这些人又需要的是什么样的房子,代理行能够给开发商提供一些专业性的支持。只有做出这种针对性强的产品才能更好地实现销售。

    那么,如果千万个房企倒下去,则会有千万个中间代理商站起来。房企的纷纷倒下,对代理行来说,是一个展现自身魅力的机会,虽然有风险但更多的是机遇。他们似乎在对开发商说:“小样儿,还得来找我吧!等着瞧,一定帮你把房子卖光光。”

    家具家装:几家欢喜几家愁

    城门失火,殃及池鱼。目前,持续低迷的楼市已经让家具家装行业叫苦不迭。如果房地产企业纷纷倒下,开发商的房子卖不出去,那处于产业链下游的他们日子将更加难过。当然,在激烈的竞争中,倒闭破产的有之,不断发展壮大成为行业龙头者亦有之,何去何从就得看各人本事了。

    对于倒闭破产者而言,辛辛苦苦打拼出来的天下不见了,一切又得从零开始。不过也没什么难办的,大不了干老本行,从马路装修队做起。俗话说,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总有一天,楼市回暖了,还可以东山再起。至于这一天何时到来,我们谁也无从知道。

    对于发展壮大者来说,楼市的低迷和家具家装市场的萧条,加速了行业内部的整合,同时也给他们提供了一个更为广阔的舞台。倒不是说楼市本身的蛋糕增大了多少,而是他们会在其中寻找到新的突破口。比如随着房屋精装时代的来临,个性化装修就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以前,几乎每个房屋的装修都大同小异,同质化现象严重,而房屋的主人又没有时间和精力亲自操刀,所以将家具和家装相结合,提供个性化的装修必然会受到追捧。事实上,同样的原料、家具和工人,只要根据房主的个性化要求再加上自己的一点点创意,就可以做到让新老客户满意,进而在这个市场中站稳脚跟拥有一席之地了。

    银行:后悔把钱贷出去

    前不久,关于“银行和开发商谁先死”的问题已经炒得沸沸扬扬,然而,随着一系列调控政策的出台,似乎形势已经变得十分明朗。“要死肯定是银行先死,房地产商后死”的观点也不攻自破,正如易宪容所说的那样,银行出现问题,国家会管,开发商出现了问题,政府是不会去救市的。

    事实上,从2005年和2006年开始,银行向房地产业大规模发放贷款,我国80%左右的土地购置和房地产开发资金,是直接或间接地来自银行贷款;个人通过按揭贷款买房的人,在全部购房总数中所占比例高达95%。但目前而言,银行出于对自身利益的保护,信贷部门已经开始主动关注房贷领域的风险控制情况,不再是完全地给开发商贷款,而且对贷款买房者的要求也有所提高。

    如果形势进一步恶化,不排除银行会为收回开发商贷款而采取更严厉的措施。当房地产企业纷纷倒下时,银行虽然不会受到非常强烈的影响,但他们的日子也不会好过。呆账坏账在所难免,银行通过它的抵押物能够回收一定的资金,但毕竟还是会有所损失的。或许,我们将会看到这样的一幕:在20层高楼的一个房间里,某银行行长叼着烟卷,站在窗边俯视着这个他所生活了大半辈子的城市,感慨地说:“说垮就垮,咋一眨眼就成了烂尾楼了呢?还以为稳赚不赔呢,早知道这样就不把钱贷给他们了。真是后悔啊!”

    老百姓:以不变应万变

    长期以来,中国人的家庭意识都是非常强的,而房子作为家庭的物质载体,其受重视程度也就不言而喻。而如今,少则几十万元多则上百万元的高房价,让众多百姓望而却步。从去年年底的万科降价潮,到今年各开发商争相打折促销,老百姓似乎看到了房价下跌的曙光,把钱紧紧地攥在手里,开始了与开发商的博弈,同时也等待着房价跌到谷底的那一天。现在,谁也不知道那一天何时到来。

    资金链的短缺已让房企苦不堪言,如果有一天房企纷纷倒下,那老百姓的生活会怎么样呢?当然,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是房价会怎么变,我们该怎么办。事实上,最好的办法是别把房子看得太重,不要因为房子把自己的生活拖累了,做好一辈子租房的准备以不变应万变。

    如果房企倒了,房价跌到谷底,老百姓如愿以偿,买到了自己的房子,这当然是众望所盼;至于什么样的价位是楼市的谷底,我们无从判断,也许每个人心里都有一杆秤,该出手时就出手。而如果房企倒了房价却高涨,没有人愿意投资房地产行业了,物以稀为贵,房价却变得更高了。这是最糟的一种情况了,不过也没什么大不了的,租房的日子一样可以过得很潇洒。倘若房价不涨不跌,还在原地徘徊,老百姓持币观望仍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在观望中等待,在等待中观望。而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的实施,保障性住房建设的步伐也在不断加快,人人有房住的目标也为时不远。(记者 武文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