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讯中心 - 政策法规 - 深圳知名地产中介瘦身 1700家店铺拟缩至千家 |
深圳知名地产中介瘦身 1700家店铺拟缩至千家
加入时间:2008-1-10 9:23:56 来源:南方都市报 张俊彦 点击: |
|
继出台“经纪人合作制”抵御地产中介寒潮后,深圳一知名地产中介近日又提出“快速瘦身”策略,“将现有1700家店收缩到1000家店”,并出售16间自购商铺。公司方面表示,经过年底部分账目的结算后,经营情况已有所缓解,拖欠员工的11月份提成预计本月内将可发放。
深圳将保留400家店铺
通过该公司员工对内部系统的截图,记者看到了一份通知,内称,“根据目前的市场状况和公司目前的人力资源储备状况,为保存实力,进行战略整合,集团已经作出了将我司原有1800多家店快速收缩至1000家的决议。但目前,各城市、各区域整合速度太慢,整合到目前为止,仍还保留1700多家店铺,造成人财物等方面的严重浪费。希望大家快刀斩乱麻,全力以赴、快速达到我们只保留1000家店的目标。”
文中还称,“纵观全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如果我司只保留1000家店,我司仍是全国最大的中介平台。经过整合后,经过精细化管理,公司将步入效益型扩张时代。”
该公司总裁办的张先生表示,尽管从去年10月起,该公司就有计划地关闭了一些店铺,但速度比起一些同行来仍显太慢,“我们当时考虑到关铺后员工的出路,也对地产中介的寒冬期预估不足,不够果断。我们在深圳的收缩规模较小,会留下400家左右。”
他并不同意“公司发展过快”的说法,“我们在全国的布局不仅对我们品牌的拓展有好处,这次遇上中介寒潮后,业务的广度也保证了整个公司的正常运作。”
出售16间自购商铺
在内部系统中还有一份“快速出售公司自购商铺”的通知,要求员工们“发挥我们快速、强势的工作作风将公司自购商铺出售”,并列出了十余间待售店铺,分别位于深圳、佛山、长沙、南昌等多个省市。
张先生透露,目前要出售的商铺共有16间,“都是公司之前投资的,随着近来政策不断调整、楼市不断波动,我们觉得已经没有必要继续持有这些商铺了,所以要将它们出售,这属于企业正常的调整行为。”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购房者则向本报表示,他在龙岗区布吉一该公司门店买房,经纪人向其推荐附近可园小区的8套房子,“房产证复印件上写的都是该公司老板的名字,房子都是2房2厅的毛坯房,面积在73平方米左右,其中一套的房门上还贴着催款通知,欠1600多元钱。”该地区新楼的价格约在每平方米万元左右,而经纪人向其提出的价格则为每平方米7000多元。
张先生介绍说,公司近几个月的房产成交量每天仍稳居深圳市前三位,每间店铺的成本在1到2万元左右,而每日能做成20单左右的交易,因此至少在深圳本地的经营没有问题。“稳扎稳打是公司今年的主要策略,现在行业大背景不好,信贷紧缩,我们公司也进入了盘整期,很难再在某个地区取得突破性赢利”,他说。
■相关新闻
不离职可做合作经纪人
宋先生原是该知名地产某店铺的员工,本月3日,他办理离职手续后声称要诉诸法律,后领到了去年11月份的提成款。“从上个月29日左右开始,我就登录不了内部系统,这也意味着不能考勤,无法证明我上班了”,宋先生回忆说。
记者从他提供的电话录音中听到,该公司人力资源部的小姐要求其尽快办理离职手续,“不办手续的肯定不会发提成,就这两天赶快办了吧,再过两天系统就会升级,再也没有置业顾问这个岗位了。”
龙华某分店的员工尹先生表示,龙华、坂田、观澜等地区不少人的提成款至今未拿到。
员工刘先生告诉记者,公司出台经纪人合作制后第二天,召集了包括他在内的一些置业顾问开会,大家对公司前景充满信心,加之高提成的诱惑,不少人都在两天内办了离职手续、成为合作经纪人。
该公司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李小姐透露,原置业顾问中已有80%左右成为合作经纪人,剩余人员大多也已离职,“不成为合作经纪人的话,公司很难约束他,有不少人会做些私单,不纳入公司账内,现在基本已经没有非合作经纪人的置业顾问了。”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