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贸中心地带的喧哗,被翁团伟的几株绿植阻挡在外。

可爱的套娃经常占据工作台。

欧式风格的电视墙也是主人颇费心思的成果。

主人对光的要求很高,家里除了灯多,不同造型、色彩、味道的时尚蜡烛也很多。

翁家的摆设都有来头,这幅作品不知又是哪位名家送的。

笔筒花瓶造型儒雅。

欧式挂件点缀意境 走在华贸中心密密麻麻的高楼夹缝之下,路人很容易感觉无助和渺小。翁团伟选择在这里建个小窝,是因为这里离工作地点很近,累了的时候可以在高楼里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空间。
营造都市丛林
在这都市钢筋水泥的包围中,翁团伟的最大理想就是有个属于自己的丛林地带,可以自由清新地生活。因此,大大的落地窗前,放满了几盆高大的绿色植物,客人一进门,首先就看到窗前几丛绿意,坐在宽大柔软的沙发上,可以看着阳光从叶缝中进来。翁团伟说,这个世界太过喧嚣,高大的绿色植物能迅速让心情平静下来。休息时,这里就是他一个人的森林。
客厅虽小,功能齐全
翁家的客厅值得一说。由于面积占了整幢屋子的一半,因而担当着多功能的任务。进门右边多出的一小块,正对厨房门,摆上一张餐桌椅便是个天然餐厅了。
与餐厅相对的是工作室,设施简而不单,工作桌是可收纳的,不用时收靠在墙边,放上主人家的套娃玩具装饰。
剩下的空间,翁团伟用一圈米色沙发包裹出真正的客厅区,由于客厅要放的东西最多,他便将电视柜、酒柜、书柜连为一体,电视墙也做得比较有欧洲风格,挂上几个小画框更显诗意。
配饰点亮空间
翁团伟的房子虽小,但饰品却不少。餐桌后面的墙上,挂着一幅色彩艳丽的唐卡,以提亮餐厅光线。这是翁团伟筹建孤儿学校,当地政府送的。
卧室门口挂着一幅《云南印象》的饰品,这是舞蹈家杨丽萍送给翁团伟做纪念的;客厅的国画,书桌上北京大学的浮雕,电视墙上的画框都是特定场合的特定纪念物。
不仅饰品吸引人,翁团伟家众多而又“用处不大”的灯更是家中亮点。顶灯、大小台灯、落地灯、鞋柜上的装饰灯和烛台样样不落。沙发旁的大落地灯,用的是皱皱的纸灯罩,灯光在灯罩的覆盖下,显出一种明亮的朦胧美来。与小茶几上晶莹剔透的方形玻璃灯相映成趣。
细节放大
一个酒柜两种功能
整体电视柜很大,两边还带着高高的小酒柜。一边装着主人收藏的几瓶不同产地不同品种的酒,还有主人喜欢的小油灯和咖啡壶,和那些不同模样的酒并列在小柜中,立即使小酒柜充满了生活意境;另一边则收藏着主人常看的书,由于酒柜很小,所以这些书看起来整齐而精致。酒柜中间的墙上,是主人挂起的小相框,给本来很乏味的电视墙增加了些情趣。
小厨房里抽屉当家
家虽小,但要保持干净,这是主人的观点。主人喜欢做饭,厨房很窄,但需要的东西又很多,因此厨房灶台的上下都是小柜子和各种抽屉,把各种厨房杂物收拾进去,使厨房总能保持干净状态。家里的抽屉和小柜子也非常多,它们发挥了主要的整理功能。茶几、书桌甚至厕所的洗手台下,都有大大的抽屉,以便随时收纳各种杂物。
点晴:古典花瓶叙述诗意
客厅整体电视柜旁边的一个大笔筒似的装饰品是个花瓶,秀气娟丽的毛笔字雕刻在花瓶上,远远看去,就像一个古香古色的大毛笔筒。主人把自己买回来的细长而清秀的兰草放在花瓶上,绿色的修兰和古朴的笔筒搭配,有一番意韵悠长的诗意在客厅弥漫开来。
编辑:雨梦 |